新潮回顾 | 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第二分会场上午场会议纪要
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
第二分会场上午场会议纪要
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第二分会场设在文汇楼C段424会议室,上午场共有五位同学报告文章,分别是西北大学朱理国同学、华东师范大学王正宇同学、西南大学潘雪松同学、暨南大学王栋民同学、中央民族大学张子良同学。上午场的评议老师为陕西师范大学的胡耀飞老师与张明老师。
首先由西北大学朱理国同学报告《唐中宗韦后形象建构研究》一文。
朱同学首先介绍了他的选题缘起,指出历史事实是被有选择地保存在历史记载之中,甚至会受到史家的描摹和建构,韦后的形象也不例外,有可能存在“妖魔化韦后”的行为。然后依次分析了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韦后的形象特征,得出三种史料之中的韦后形象大致是相似的,认为这是后世韦后形象的直接来源。然而三种史料之中对于韦后形象的建构程度是不同的,有逐步深化、逐层递进的趋势。随后又从“鸩毒中宗”一事分析了具体事例中的韦后形象建构,得出结论:传世文献之中,《旧唐书》先对韦后毒害中宗一事进行了暗示和引导,而在《新唐书》中完成了对于其毒杀亲夫,谋害主君的形象的建构,从此韦后毒害皇帝的形象便被广为接受和流传了。最后从历史书写的方面落笔,认为传世文献中对韦后形象的种种建构和书写,最终都反映出史书撰写者的自我思想意旨。
朱理国同学在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正宇同学首先肯定了朱同学文章清晰的推理、创新的视角,同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首先,该文摘要未涉及重要结论和创新点,学术史论证部分也相对单薄,对于学术方法的讨论过多,而对于韦皇后具体的形象架构论证不足。然后,文章在细节方面仍需打磨,譬如文章引注部分上不规范,有关《旧唐书》《新唐书》的论据罗列尚且不足等。
陕西师范大学张明老师首先指出了朱同学的这篇文章在引注方面需要更加规范,文章引言部分对于需要论述的问题仍不够集中,文章里谈到了“对于韦后的研究是属于空白的”张老师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研究中宗被害的文章都有关韦后形象构建。其次作者不应该在文章引言部分预设立场,应该逐步的去论证。文章整体内容较为空泛,说服力不足,作者在史料分析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最后张老师认为朱同学接触了新的历史范式,在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鼓励。
其次由华东师范大学王正宇同学报告《边缘氏族与世系制造—张柬之家族世系考证》一文。
王同学首先提出传统的家族世系研究更多的研究高门氏族,对一些非一流氏族的关注不够,张柬之作为神龙政变的功臣之一,他的谱牒和传统门阀氏族相比十分简洁且模糊,由此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张柬之的家族世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些文献记载的世系各不相同呢?然后王同学首先根据晚清以来出土的11方张柬之族人墓志整理出了一张独立于文献材料之外的世系图,并发现墓志所载的世系有两处相互矛盾的地方。接着,从墓志作者的身份和心态出发,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墓志所载的张柬之家族世系中,张玄弼以上的世系关系不可信,张玄弼以下的世系关系可信。而后将其与其他材料所见的张柬之家族谱系做对比得出了一张较为可信的张柬之家族世系图。从张柬之家族谱牒经历的由民间向高层跨越的转变,王同学总结提出了世系书写背后所反映的是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
来自西北大学的朱理国同学首先肯定了王同学的这篇文章十分符合学术规范,文章考据精详,可以看出王同学学术功底深厚,扎实。其次文章论述过程中也抓住了论述的核心与重点,最后对于已有问题进行合理怀疑大干创新,并且做出更进一步的思考,十分值得学习。然后他也提出了文章的一些瑕疵,譬如文章没有标注页码,然后叙述过程中也有前后文叙述不一致的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张明老师首先对于张同学扎实的考证,以及墓志,正史材料的分析能力作出了肯定与鼓励。文章论证过程较为规范,文章的基本盘是稳的,但是在一些细节上面仍有欠缺,如摘要的格式中不能出现“本文”,绪论部分也有些庞杂,对于学术史研究介绍也不够全面,并且对于出土墓志《襄阳实志》的研究有所不足。
张明老师在评议
随后由西南大学潘雪松同学报告《都统雄蕃:高骈镇抚下淮南镇的权利构造》一文。
潘同学首先介绍了学术界对于藩镇和高骈镇的相关研究,但鉴于相关研究不够精细化,且在对高骈史事的研究没有新材料发现的情况下,潘同学认为需要对高骈治下淮南镇的权力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其次详细介绍了淮南镇的幕职设置及其构成,潘同学对于文职和武职做了单独的讨论,通过文、武职官员的相关表现以及政治制度的现实适应性,他认为高骈幕府势必难以长久维系。随后又讨论了淮南镇的军事结构不合理,道州控制混乱与权力分配不均衡得出了本地势力终将覆灭的结论。
潘雪松同学在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的张子良同学认为潘同学的这篇文章考证翔实,系统梳理了高骈淮南镇覆灭的缘由,以具体案例入手,内容更加准确完整,使文章的延展性更强,具有可取之处。
陕西师范大学的张明老师对于此文注解部分不规范的部分做出了指正,对于论文而言其具体书目的卷数不应当标注在书名号之内,在注引和格式方面潘同学需要注意。其次针对论文,文章的框架太大,内容还不够丰富,在文章的第三、四部分收束过于仓促,文、武职部分叙述排布混乱,需合理排列。然后张老师向潘同学推荐了严耕望老师关于幕府的相关研究作为资料进行进一步研究。最后因为本文选题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潘同学对此研究意义把握十分到位,张老师也予以鼓励。
下来由暨南大学王栋民同学报告《名相之路:范质与五代宋初的政治转型》一文。
王同学首先词条“甲科词臣”,介绍了十年相业的范质的生平经历。作为五代宋初重要的政治人物,范质在五代宋初政治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他积极适应时局变化,实现了从河北寒士到一代名相的飞跃。王同学认为范质的生命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这一历程呈现出五代后期宰相的复杂面向:他们成长于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政治转型趋势明显加快的时期,与冯道等五代前期宰相相比,具有了更加多元的能力结构与较为明确的政治责任意识。从中折射出五代宋初政治转型过程中清流文化渐趋瓦解、宰相日益摆脱“私人幕僚谋主”的限制,向“政府行政首脑”转型等历史趋向。王同学通过对范质的个案考察,认为可以打通对于五代、宋初、北宋中期三个历史时段的认识,从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发现了解更为完整的历史图景。
王栋民同学在报告
西南大学的潘雪松同学认为王同学的这篇文章史料搜集较为详备,文章具有统摄性的框架,能够从一个具体的小人物着手具有相当的创新性,但是一个具体的个案是否具备足够的典型性来能够反应时代的变化这一点还需商榷。
陕西师范大学的胡耀飞老师认为这篇文章实际是个人史的写法,是一篇人物研究,王同学的这种写法具有相当的独特性。王同学在介绍范质时应当从其父辈甚至祖父辈的家庭及仕途方面进行探讨,不能单拎出来,这样会丧失人物成长的背景。其次清流文化在中晚唐时期发展起来的,不具备作为五代时期是一个典型作以讨论。最后范质个人缺少时代的独特性和代表性来对他进行讨论,将他与冯道共同讨论,不够严格。
最后由中央民族大学张子良同学报告《史料形成与正统塑造——以后唐“中兴”话语为中心》一文。
张同学以《旧唐书·列传》的史源问题出发,最终却以“中兴”这一话语作为纽带触碰到五代特别是后唐时期国史的编纂过程。在缺乏“中间文本”的情况下,他认为《旧唐书·列传》的史源探源工作难度愈发增加。而《旧唐书·列传》中“中兴”话语一方面包含了唐晋史官的修史书写,一定程度上具有确定史料时间断限的锚点作用,另一方面“中兴”话语出现的“家传+附传”模式则是在后唐明宗时新确定的修史体例,再检《旧唐书·列传》中人物的事迹相契这一段曾经被忽略与遮蔽的修史过程得以重现。在最后张同学得出结论塑造后唐正统的“中兴”话语与这一时期史料形成的过程是相互交织的,由此形成了复杂而又深邃的历史图景,因此我们对于五代史臣的工作理应抱有相当的敬意,在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也应怀有相同的崇敬之心。
暨南大学的王栋民同学认为本篇文章在第三节和第四节处缺乏衔接,第四节内容突出与整体文章不协调,而且结论中也没有照顾到第四节,除此之外,后唐,中兴话语的出现与讨论跨度太大,使文章论点缺乏支撑力。
陕西师范大学的胡耀飞老师认为本篇文章中“家传与附传”的举例较少,对于读者来讲不能够清晰明了的了解相关内容。应当分三步来讲以使文章更加清晰,首先应对《旧唐书》列传的内容及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其次对于庄宗时期功臣列传进行探讨;最后,对于后唐部分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要考虑到后晋时期的情况,对“中兴”话语本身的探讨。其次文章的第四部分刻意突出,胡老师建议张同学要有自己的考量的构思,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表达。
胡耀飞老师在评议
往期推荐:
图文来源/王子烨
责任编辑/王子烨
审核/胡耀飞